Exness下载官网

小冰科技董志盛:AI不会取代工作,未来的工作模式是人和数字劳动力协同

Exness

股市瞬息万变 ,投资难以决策?来#A股参谋部#超话聊一聊,[点击进入]

专题:服贸会2025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

 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-2025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于2025年9月12日在北京举行 。主题为“从大模型到智能体,驱动AI新生态 ”。小冰科技AI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副总裁董志盛出席并演讲。

  以下为演讲实录:

  尊敬的嘉宾 ,大家下午好,我是来自小冰科技的董志盛,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小冰这么多年在AIGC领域的技术探索 、行业应用落地案例 ,以及我们对AIGC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。

  小冰是一家AI科技公司 ,我也是做技术出身,但是我今天尽量不讲技术,主要讲我们对AIGC理念的理解以及我们的探索认知。

 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小冰 ,小冰科技源自前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团队,2020年从微软做了整体分拆,作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 ,在AIGC这个赛道有超过十几年的技术探索和行业应用沉淀。

 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,这是小冰技术迭代的历史图,小冰于2013年在微软内部立项 ,也就是大家之前熟知的CV四小龙崛起的时期,国内AI公司那个时候都在做CV、ASR、TTS 、NLP等单点的技术探索,小冰从立项开始 ,就去探索一个不太一样的事情 。我们去做生成式对话,后来有很多种不同的叫法,例如开放域对话 ,或者非限定主题的闲聊等 。但是它整体的呈现形式 ,在和用户基于自然语言对话的过程中,小冰的回答不是去检索答案,而是通过理解和推理来生成答案 ,是陈述观点,这个就是大家在后面看到的ChatGPT发布之后的人机对话的模式,这件事情小冰在2013年就开始在做。

  到了2015年 ,在基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,小冰技术团队继续探索,是不是有更多的基于图像、视频、实时流媒体等内容的理解和对话 ,基于不同模态内容对话的基础上,添加用户情感的识别和理解。比如说我上传一张正在生病打点滴的照片给到小冰,Ta不仅仅只是识别这张图上有一个人在挂点滴 ,而是会说:“亲爱的你生病了,要不要紧?”,让AI的回答更具情感化和温度 。

  2017年小冰开始探索通过AI来生成内容 ,当时还没有AIGC的概念 ,AIGC的中G,Generator。那个时候小冰董事长沈向洋院士提了一个概念,AI Creation(AI创造) ,我们简称AIC。可以做文本的生成 、绘画的生成 、图像的生成设计,这个是我们2017年在做的事情 。通过这些技术的积累,并且集成在同一个框架里面 ,大家可以看到这个AI有了对话的能力、知识的储备、情感的交互 、多模态创造力。是不是觉得这个AI越来越像人,再给Ta一个可视化的形象,和前端用户进行类似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,我们开始探索数字人的相关技术。基于数字人的用户交互融入到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场景,去完成特定岗位、角色、职能的工作任务,这就是数字员工的理念 。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沿着技术的迭代一路走过来 ,对整个AIGC发展过程的理解。

  AI技术的迭代演进,我这里分了3个时代,每个时代做的事情不一样 ,用的技术栈不一样。AIGC技术迭代的过程 ,一个不变的逻辑是“AI放大每个人的稀缺价值”,这句话怎么理解呢?我们看一下这3个时代 。

  第一个时代我们叫AIGC 1.0,AI是生产力工具 ,这个就是我前面讲的AIC,在特定风格和场景约束的基础上,实现文本生成 、绘画生成、图案设计和音乐生成 ,基于机器高并发和稳定性,可以快速的生产海量的内容,但是这个内容好还是不好?怎么去界定?比如说一个晚上可以画1000张中国的水墨山水画 ,这个画质量高不高?怎么评价? 这个阶段对人的稀缺价值体现,就是对AI的结果的评价和判断的能力,从大量的AI生成内容中挑选出好的内容。

  AIGC 2.0 ,也就是大模型时代,从2022年开始以Cah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,最大的革新是重构了人机的交互方式 ,取代了图形化和屏幕菜单、按钮点选的人机交互 ,实现了人和机器可以用自然语言去交互。另外就是基于多模态的理解和生成,可以大量的生产多模态的内容,基于Agent的能力 ,基于大模型的能力,用户获得答案变得很简单,但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,就是人稀缺价值的体现 。

  再往后,从现在开始或者还没有开始,所以我写的这个时间点(2025年) ,打了一个问号 。通过AIGC的技术迭代之后,未来会有一个新物种,会重新界定劳动能力 ,实现效率革命和企业组织重构,我们叫数字劳动力。将来企业的组织里面,应该是人类员工再加上更多的数字化同事 ,怎么和数字化同事做好工作协同 ,去培养好他们 、管理好他们,这个就是AIGC 3.0时代,人的稀缺价值体现。

  我们讲了3个不同的时代 ,不同的时代里面,小冰分别做了什么?在AIGC1.0时代里面我们做了这么几件事情,基于小冰的文本生成能力 ,大家可以看到的AI金融简讯、AI快报,不同流派的诗歌、歌词的创作等,进行批量化的生产文本内容 ,这是第一点 。

  第二点是基于图像的设计能力,结合行业场景提供赋能,例如做服装面料的花纹设计 ,做丝巾图案的设计 、产品包装的设计等,机器的创意是无限的,优秀的人类设计师灵感是有限的 ,但是AI的创意是无限的 ,我们做过测算,那个时候生成的花纹图案可以做到10的26次方,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颗沙子设计一个不同的图案 ,这是第二点。第三点,基于音频、视频的合成能力,可以在数字化营销层面做更多的深化应用。

  2.0时代 ,随着大模型+数字人的技术成熟,刚好也进入到了短视频时代,内容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,例如像财经资讯,从数据提取、内容的生产编排,到驱动前端的数字主播 ,实现不间断的全自动化生产,同时数字主播还能和用户进行实时的互动问答 。这是数字人+大模型的内容生产模式巨大的变革。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的金融资讯,看到企业推送产品说明 、个性化视频内容 ,就是数字人+大模型的能力基础上 ,结合企业内部的业务数据,快速 、批量生成高质量业务视频内容。

  再往下的深化应用,就是深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 ,我这里展示几个行业案例 。如果大家用经常用屈臣氏的小程序购买商品,应该会发现从去年年底,屈臣氏的官方小程序上面增加了AI助手 ,屈臣氏主要有两大产品板块,第一是美妆,第二是健康食品。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和AI助手进行交互 ,咨询美妆产品知识、健康知识,AI助手可以给用户提供专家级建议的同时,根据和用户对话的内容做精准的商品推荐 ,这是智能售前的部分,同步把售中、售后所有的服务通过同一个用户入口实现了打通。

  再看更多的案例,例如银行 ,无论在网银 、手机银行 ,或者到了银行的线下网点的VTM机,大家可以越来越多的看到数字化的服务人员,通过和数字客服的对话 ,进行金融产品的咨询、业务办理的引导,获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。大家很快可以看到,像肯德基点餐小程序、瑞幸咖啡点餐小程序 ,都会是类似的模式,前端通过AI驱动的3D卡通数字化形象和用户交互,后台通过AI Agent提供智能化业务流程整合。

  再往下是我们对未来的判断。在即将到来的AIGC 3.0时代 ,出现的新型生产力,我们叫做数字劳动力,数字劳动力的定义包含了几个方面:

  第一 、AI驱动的新型劳动主体 ,涵盖算法、软件、智能体 、具身智能等技术载体;

  第二、可独立或协同人类完成生产任务;

  第三、高度人机协同,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协同 。

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去年的访谈,这是他去年10月份参加的一个访谈 ,虽然快过去一年了 ,现在看来他的观点是非常的前瞻,从他的讲话中,我摘取了3句话:

  第一 ,“现在英伟达有3.2万个员工,未来想把员工增加到5万人,同时会拥有1亿个AI助手 ” ,这1亿个AI助手,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数字员工 、数字劳动力的概念 。

  第二,通过拥有 10 万个AI助手 ,预计营收增长 2-3 倍时,员工数量只会增加 25%。

  第三,AI不会取代工作 ,但是它会变每一个工作。

  基于这三句话,我们展开思考,就是未来数字劳动力带来的核心价值和改变:

  一、效率的跃迁 ,通过新工具、新技术大幅的提升生产效率 。

  二 、组织形态的进化 ,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一定是核心团队+数字劳动力集群。

  三 、岗位职能的进化,AI不会取代工作,未来的工作模式是人和数字劳动力协同的工作。现在重复性的工作AI会去做 ,人类员工要去做的事情,就是要把数字同事培养好、管理好,让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高度自动化 。

  未来数字劳动力的发展会重构现有的技术服务方和应用方的关系 ,这里边有几点:

  第一点,    Labor-as-a-Software,将原本需要人力完成的服务转化为软件自动化服务 ,从而面向整个服务市场

  第二点,    AI商业模式发生根本转变,AI应用未来是按成果收费 ,这种计费模式的变化背后是商业模式的根本转变,倒逼技术提供商深度介入业务场景,而非单纯销售工具

  第三点 ,    企业需要从端到端审视流程 ,思考如何通过 AI 优化效率、自动化操作,并提升整体效能

  我在来参会之前拜访了一个家装行业的企业家,他的公司做了很多年家装服务 ,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图 、空间数据、造价清单、材料清单等数据,他现在一直在思考和推动内部的工作,把既有的大量业务数据和文件进行结构化整理;另外每天有很多的项目在同时开工 ,有很多的工人,有很多的操作流程,通过传感器设备或者摄像头 ,实时的采集和积累工人的操作过程数据。

  当行业Knowhow和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,结合数字化技术能力和平台,未来建筑公司的设计业务会是这样的。接到一个客户订单 ,把空间数据和客户需求做输入,由一个员工带领一堆的数字化同事开始协同工作,有做设计的 ,有做造价的 ,有做下单物料采购的,有做材料整理的等等 。然后到了具体的施工场景就会变成这个样子,现场一个监理人员 ,指挥和协同具身机器人进行施工,这个就是通过行业的Knowhow+数据驱动的未来全新的生产模式展望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工作去做,小冰的愿景是 ,我们希望在这个链路里边,提供核心技术 、平台工具、行业方案、运营支撑的端到端数字劳动力服务,赋能千行百业。

  谢谢大家!

  新浪声明: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 ,未经演讲者审阅,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。

海量资讯 、精准解读 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王翔

相关专题: 服贸会2025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专题

VIP课程推荐

加载中...

新浪直播

百位牛人在线解读股市热点,带你挖掘板块龙头 收起

@@title@@

  • @@status_text@@@@program_title@@

APP专享直播

上一页下一页 1/10

热门推荐

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

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(sinafinance)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