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摩根大通的最新报告,2025年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增长 ,欧美中三大核心市场的渗透率均实现环比提升。尽管受到政策和补贴调整的影响,各区域市场表现出差异化特征,头部车企及电池企业的竞争格局也出现了新变化 。
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达139万辆 ,同比增长10%,环比增长5%,整体渗透率提升至35% ,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,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,三大区域均实现正增长。
区域市场表现欧洲五国(德国、法国、英国 、意大利、西班牙)8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7.1% ,接近2023年8月27.7%的历史峰值。英国表现最为亮眼,渗透率环比增长4.6个百分点,法国增长2.0个百分点 ,德国增长1.9个百分点,而意大利和西班牙则出现环比下滑 。
美国8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小幅攀升至12.1%,其中纯电动车占比首次突破10%。这一增长与10月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退坡密切相关。
中国8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108万辆,同比增长5% ,环比增长9%,在全国195万辆乘用车零售总量中,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55% 。
市场 销量(万辆) 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 渗透率 欧洲五国 - - - 27.1% 美国 - - - 12.1% 中国 108 5% 9% 55% 电池与材料板块过去一个月 ,中国电动车供应链指数上涨20%,远超日本(+6%)和韩国(-7%),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反内卷政策。细分来看 ,所有行业均表现强劲,电解液增速(+22%)领跑,其次是隔膜(+15%)、电池制造商(+11%) 、正极(+10%)和负极(+10%)。
摩根大通表示 ,中国的反内卷政策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,该政策促进产能合理化、遏制倾销并推动更可持续的行业格局 。
热点事件9月4日,美国移民局对现代-LG新能源佐治亚州电池工厂进行突击检查 ,涉及签证合规问题。摩根大通认为,该工厂预计2027年底才投产,事件对现代、起亚及LG新能源的基本面影响有限。
投资建议摩根大通表示,尽管8月全地区电动汽车销量有所增长 ,但预计美国终端需求可能在四季度转弱,原因是电动车补贴退坡的负面影响 。该行业下一个重要催化剂将是中国反内卷政策的进一步进展,这可能进一步缓解对无节制价格竞争的担忧。
在韩国 ,该行看好现代 、起亚等整车厂,因其混合动力车占比上升将带来盈利韧性,电池板块看好LG新能源(增持) ,对SDI持中性,材料板块推荐LG化学、L&F(增持),看空Ecopro BM和POSCO Future M。
在中国 ,该行看好比亚迪的海外业务前景,以及因技术领先和盈利稳定的宁德时代(300750.SZ),但出于估值考虑 ,对宁德时代(03750)港股给予“中性”评级。